陳世璽醫師: 3月 2025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感冒快好卻突冒黃鼻涕,感冒併發症 ─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作者: 陳世璽 醫師


sinusitis from 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30多歲的怡君上週感冒了,就診服藥後,喉嚨痛、咳嗽、鼻水的症狀本來有所改善,結果兩天前開始,發現鼻涕變得很黃膿,有點聞不到味道,臉一直覺得悶悶塞塞的,後續來到診間就診。

我檢查她的鼻腔,發現在鼻竇的開口處,會一直有黃濃的鼻涕湧出,綜合她的症狀,診斷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指的是細菌感染到鼻竇



鼻及鼻竇炎


鼻腔在正中間,鼻竇是圍繞在鼻腔周邊、位於頭顱骨內的空腔。當我們感冒時,上呼吸道發炎,黏膜纖毛的功能受損,這個時候細菌就有可能趁虛而入,感染到鼻竇腔,造成鼻竇蓄膿。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有哪些症狀?


鼻竇炎有四大症狀包含:
  1. 鼻塞或鼻充血
  2. 鼻腔膿性分泌物
  3. 面部壓力或疼痛
  4. 嗅覺減少
但是出現以上症狀,不代表一定就是有細菌感染。

當出現
  1. 發燒
  2. 原本症狀好轉卻又惡化
  3. 單側的症狀嚴重
  4. 嚴重面部疼痛
細菌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流黃鼻涕一定就是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嗎?



鼻竇炎內視鏡檢查


常常患者都會問我:我鼻涕好黃,是不是鼻竇炎呢?要不要吃抗生素呢?

透過病史詢問,我們可以先釐清一些細節,包含:黃鼻涕是整天都很黃,持續了幾天了,還是只是早上起床第一次擤鼻涕特別黃,其他時間是白色的。如果是後者,就比較不像細菌感染。

再來就是有無合併其他症狀,比如說:嚴重鼻塞、嗅覺減少、面部疼痛等。

在症狀的描述上,有時候比較主觀,如果無法確定的話,我們可以搭配鼻咽喉內視鏡檢查鼻竇開口處的中鼻道,如果直接看到黏膜腫脹或是鼻腔分泌物,那就可以更加確立細菌性鼻竇炎的診斷。

至於X光則不建議常規使用,因為X光對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特異性較差。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治療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多半是感冒後細菌感染造成的鼻竇發炎,治療上除了感冒藥之外,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在一些發炎嚴重的狀況下,可短期使用類固醇,來減少因發炎造成的面部疼痛等症狀。

抗生素要使用多久沒有明確的定論,大約落在7到10天左右,一般我會建議當鼻竇檢查都沒有黃鼻涕後,再多使用3天抗生素,殺菌較為徹底。

當鼻涕很多時,用鼻腔的鹽水沖洗可以把膿樣的鼻涕帶走,幫助恢復鼻竇的通氣功能。


為什麼常常感冒就併發鼻竇炎?


常見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感冒時,很容易出現鼻竇炎呢?

鼻竇炎的誘發因素有:
  1. 環境潮溼。
  2. 鼻腔解剖異常。
  3. 牙齒感染。
  4. 黏膜纖毛損傷。
  5. 抽菸。
  6. 焦慮和憂鬱。
  7. 寒冷季節。

所以我們可以定時除溼、手術矯正鼻腔通氣不良的結構、注意口腔及牙齒保健、感冒時早期積極治療與沖洗鼻腔、戒菸、調整作息或使用藥物排解焦慮憂鬱、寒冷季節注意鼻腔保護與保暖,透過這些方式來減少鼻竇炎的發生率。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一直都沒好怎麼辦?


影片:內視鏡中鼻道鼻分泌物採檢

鼻竇炎常見的菌種是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30-40%)、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20%)、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20%)。

一般的狀況下,我們採用經驗性抗生素療法就可以成功。

當治療反應不佳時,要考慮細菌抗藥性的問題,可以在內視鏡底下取得鼻竇開口處的分泌物,送去做細菌培養,看是否有無抗藥性細菌。當報告出來後,可以根據採檢的報告來進行抗生素的調整。

當藥物調整過,治療超過12周都沒有改善時,則要考慮慢性鼻竇炎的可能性,後續可安排鼻竇電腦斷層檢查以及評估是否需要手術的可能性。


當其他感冒症狀改善了,鼻子卻持續有膿樣鼻涕時,要考慮細菌性鼻竇炎的可能,由於鼻竇的周邊就是眼眶跟腦部,少部分的人有可能產生眼眶蓄膿或是腦部感染的可能,要特別小心嘍~


陳世璽醫師門診時間



延伸閱讀: 

鼻塞、噴嚏、鼻水鼻涕好困擾,到底是感冒? 鼻過敏? 還是鼻竇炎?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睡眠檢查是什麼?為什麼要做?

 
作者:陳世璽


第一醫院睡眠中心


睡眠檢查的全名是:整夜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 (Polysomnography, PSG),可以用來診斷睡眠呼吸障礙、猝睡症、嗜睡症、腿部不寧症候群等睡眠疾病。


為什麼要做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


以耳鼻喉科醫師來說,最常見就是在評估一個打鼾的人,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有的話分類為何?阻塞型、中樞型或是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度如何?


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是哪些「多項」?


多項睡眠生理檢查
上圖是我自己到第一醫院的睡眠中心體驗睡眠檢查所拍的照片。

做睡眠檢查時,身上會接上許多導線,這些導線分別代表不同的生理訊號,透過這些生理訊號可以協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睡眠結構與睡眠時的生理變化。

睡眠生理項目有:
  1. 腦波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可以確認睡眠時的各個週期,包含清醒、快速動眼期、非快速動眼期等。
  2. 眼動圖 Electrooculogram (EOG):配合腦波來區分快速動眼期、睡眠第1期與清醒。
  3. 下頷肌電圖 Chin electromyogram (Chin-EMG):區分快速動眼期與清醒。
  4. 呼吸氣流 Air flow:偵測呼吸中止(apnea)或是淺呼吸(hypopnea)。
  5. 鼾聲 Snoring:偵測打呼次數。
  6. 心電圖 Electrocardiograma (ECG):心律計算。
  7. 胸帶與睡眠體位 Body position:測量胸部的運動 Respiratory effort,一般在胸帶會放上一個三個軸向的加速規,可以偵測不同的睡姿,包含正躺、右側躺、左側躺。
  8. 腹帶:測量腹部的運動,跟胸部運動搭配,用來分析呼吸中止的種類與呼吸運動造成的覺醒。
  9. 血氧 Oxygen saturation:評估睡眠期間的含氧量。
  10. 下肢肌電圖 Limb electromyogram (Limb-EMG):評估下肢運動,辨識下肢週期動趾症、異睡病。


睡眠檢查的常見問題


1.睡眠檢查要自費嗎? 
   醫院提供的睡眠檢查是健保檢查,無須自費。

2.睡眠檢查要多久?
  「來去醫院睡一晚」,一般需要6~8小時,
   晚上到睡眠中心報到,早上檢查結束即可離開。

3.睡眠檢查掛哪科?
   目前許多科別都有參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治,
   包含耳鼻喉科、胸腔科、神經內科、精神科等,
   看診後醫師判斷有需要會安排睡眠檢查。

4.睡眠檢查時是不是只能正躺?
   睡眠檢查時身上會有許多導線,但是不用擔心
   變換姿勢,導線有脫落隨時都有睡眠技師都會
   來調整。

   想翻身就翻身,照平常睡覺的習慣去睡就可以
   了。

   側躺時的睡眠狀況,也是很重要的參考資訊,
   只有正躺反而就少掉許多資訊了。

5.當天晚上睡不著怎麼辦?
   由於換個環境,加上身上有許多導線,確實比較
   難以入睡,
   
   如果真的睡不著,可以搭配一些非苯二氮平的
   安眠藥物,幫助入眠,這類的藥比較不會影響
   到檢查結果。


做睡眠檢查當天要注意什麼?


  1. 睡眠檢查當天午不要午睡或午睡時間15分鐘內。當天減少咖啡因攝取。
  2. 在家沐浴洗頭後再到醫院,可以直接穿睡衣。
  3. 可以帶自己習慣的寢具(枕頭、棉被等 )到醫院,會更好入睡。
  4. 男生請先刮鬍子方便貼下巴的偵測儀。
  5. 美甲貼片及指甲油會影響血氧偵測,至少要留一根手指不要彩繪。
  6. 避免使用髮膠、髮油、化妝等。
  7. 檢查時會在身上有一些黏膠,對人體無害,如果離開醫院要直接上班,建議攜帶盥洗用具到醫院,可以盥洗後再離開。
  8. 大部分檢查室無家屬休息室,家屬無法陪同。
  9. 檢查時手機須關機。


睡眠檢查是醫師在診療一些睡眠障礙時重要的工具,有品質良好的檢查結果可以對後續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對睡眠檢查有初步的了解,也可以在檢查前做好準備,以免影響到檢查的結果。

最後要特別謝謝睡眠技師們,他(她)們從事這份工作,必須在大家在睡眠時,刻堅守崗位,隨時緊盯儀器,排除一切問題,真的是辛苦了! 謝謝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