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璽醫師: 2024 WFU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甲狀腺囊腫一定要開刀? 經皮甲狀腺酒精注射告別大脖子。


作者:陳世璽


經皮甲狀腺酒精注射對比照


40多歲的趙小姐,幾個月前,前頸部右側腫大,頭頸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為甲狀腺囊腫,門診時我利用超音波定位細針穿刺,盡可能將甲狀腺囊腫內部的囊液抽取乾淨,細胞檢查後並沒有發現惡性細胞,抽完後前頸部的腫塊會消掉,但是過沒多久,腫塊還是又會再回到原本的大小。

由於腫塊已經明顯造成外觀問題與壓迫到喉嚨造成吞嚥不適,趙小姐希望可以進一步處理,但又不想要開刀,經過討論之後,接受了「甲狀腺囊腫酒精注射治療」,治療過後已經不再復發,外觀上也看不出明顯的突起,頸部的壓迫感也消失。

回診時,趙小姐看到治療前的照片,驚呼了一聲,「原來我之前的頸部這麼腫...」


甲狀腺囊腫是甲狀腺結節的一種


甲狀腺的疾病主要分成兩大種類,一種是機能的異常,另一種是甲狀腺長腫塊,而甲狀腺囊腫就是屬於腫塊的一種。

由於甲狀腺本身不大,長出來的腫塊一般來說相對較小,因此會用「甲狀腺結節」來稱呼甲狀腺內的小腫塊,意思就是「甲狀腺內不正常的細胞團塊」。

甲狀腺結節又可分為實質性(soild)跟囊腫性(cystic),囊腫的意思就是這個腫瘤的內部由液體(囊液)所組成,約佔了甲狀腺結節的30%左右,而甲狀腺結節不是單純的二分法,有的結節是屬於兩種都有的混合性結節,當實質的部分小於10%時,會稱為「單純囊腫」。

因為裡面的成分大部分是液體,有的醫師為了讓病人比較好理解,會把囊腫稱為「水瘤」或是「水泡」。


甲狀腺囊腫怎麼治療?


在過去我當住院醫師的時代,甲狀腺囊腫的治療大概分成三種:

  1. 單純觀察追蹤
  2. 反覆細針穿刺抽吸
  3. 開刀


抽出的甲狀腺囊液

圖:穿刺後抽出的囊液,趙小姐之前接受過數次的抽吸治療,但會反覆復發


拜醫學的發展與進步,在2015年美國甲狀腺醫學會(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的治療指引已經建議可以把經皮甲狀腺酒精注射當成治療甲狀腺囊腫的選擇。


甲狀腺囊腫酒精注射術怎麼做?


在超音波指引下,當把囊腫內的血水抽乾淨後,利用同一隻針,將高濃度酒精(95%以上)注射進入囊腫內,利用高濃度酒精來破壞可能造成出血或分泌膠質的內壁細胞,避免復發。

為了跟上時代流行,我把趙小姐的案例作成短影音來跟大家分享




甲狀腺囊腫酒精注射的成功率有多少?


根據2015年美國甲狀腺醫學會(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的治療指引內文,囊腫在平均接受兩次酒精注射後,有75%~85%的機會來明顯降低囊腫的復發狀況。


甲狀腺囊腫酒精注射的風險跟其他注意事項


最為常見的術後不適是頸部疼痛,大部分都會在兩天內緩解。

因為採用高濃度酒精來治療,因此對酒精過敏的人就不適合此項治療。對酒精比較敏感的人可能產生頭暈、臉部潮紅、身體發熱發燒等狀況,因此也建議要接受酒精注射的患者,不要自行開車或騎車來治療。

極少部分的患者可能發生酒精滲漏,造成劇烈疼痛與導致周邊組織沾黏,使得之後若要開刀的困難度上升。更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聲音沙啞,但原則上日後會自行恢復,大部分不須特別的治療。

酒精注射治療後,原本的囊腫「消風」,會造成邊緣看起來不規則、低回音、內部有微小鈣化點,不知情的醫師會以為是癌症的特徵,要記得告知曾經做過治療,以免造成誤判。

若酒精注射效果不好,最後須考慮接受手術。


甲狀腺酒精消融治療前後超音波變化


新技術造福患者


醫學發展的主流會逐漸朝向微創手術治療或是非手術的治療,這些療法提供了現代的患者手術以外的選擇,若有甲狀腺囊腫的問題,不妨來找陳醫師評估看看。


陳世璽醫師門診時間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冷會讓人感冒嗎? 為什麼冬天感冒的人這麼多?


作者: 陳世璽 醫師


圖片來源:Freepik

每到冬季,耳鼻喉科門診就診的人數會直線上升,尤其是在基層診所,因為感冒症狀而來就診的比例更是大幅增加。常會聽到大家說:「我昨天出門,衣服穿太少著涼,今天就感冒了。」

相信在疫情過後,大家會有概念,感冒主因還是因為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所導致,單純著涼是不會讓人感冒的。那究竟為什麼著涼容易感冒呢?

那我們就要先認識,感冒究竟是怎麼傳染的?


感冒病毒的傳播方式


大部分的感冒病毒,會透過三種方式在人群之間傳播

  1. 手部接觸(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或間接接觸受污染的環境表面)。
  2. 打噴嚏或咳嗽時會經由空氣傳播的小顆粒液滴(氣溶膠)。
  3. 通常需要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大顆粒飛沫(飛沫傳染)。


寒冷乾燥的氣候,造就感冒病毒良好的傳播條件


  1. 天氣冷可能會減少我們洗手的次數,使手上的病毒停留更久,讓感冒病毒透過手部接觸傳染。
  2. 乾躁的空氣讓小顆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飄散更久的時間。
  3. 許多呼吸道病毒在低溫的季節更為活躍,包含流感病毒(influenza)、冠狀病毒(Coronavirus)、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等。
  4. 天氣冷,活動偏向室內群聚,密切接觸增加,更容易傳染感冒病毒。


寒冷乾燥的氣候讓身體的防護力下降


  1. 鼻子是我們呼吸的第一道關卡,鼻腔的黏膜也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在乾冷的時候,鼻腔防禦病原體的能力會下降,導致容易被感冒病毒感染。
  2. 較低的溫度加上運動量變少,會讓身體免疫力下降。


如何減少感冒的機率?



如何避免感冒
圖標來源:flaticon

  1. 勤洗手,手部不碰眼、口、鼻。
  2. 做好保暖,尤其是鼻腔的保暖。
  3. 正確的使用口罩。
  4. 有感冒症狀者避免室內群聚活動、適時讓室內空氣與外界流通。
  5. 施打疫苗。


每年常會觀察到,天氣變冷後,感冒的人數就會開始增加,在跨年活動與農曆春節連假過後,感冒的人數會繼續攀升。

做好防護是有機會減少感冒的機率的。


陳世璽醫師門診時間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內視鏡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是什麼? 這篇完整說明

 
作者:陳世璽 醫師


睡眠時鼻塞
圖片來源:freepik

62歲廖先生,因心肌梗塞心臟放過支架,近年來因為睡覺打呼被診斷為重度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建議他要在睡眠時佩戴陽壓呼吸器,來避免因為睡覺時缺氧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惡化。

但是因為嚴重的鼻塞,導致廖先生在配戴呼吸器時,呼吸器氣壓很大,戴了很不舒服,半夜都會不自覺的把鼻罩拉掉。

經過檢查,發現他鼻塞的原因是因為下鼻甲肥大造成的。吃藥噴藥效果不佳,他希望靠手術來解決鼻塞問題,但是因為傳統的下鼻甲手術要全身麻醉加上有吃抗凝血劑的關係,擔心全身麻醉風險跟術後出血問題,他的心臟科醫師一直要他再等等。

廖先生在我的門診評估討論過後,決定接受局部麻醉的內視鏡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不須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因為傷口很小,術中術後出血不多,隔天鼻填塞敷料拿掉鼻子就暢通了,後續也順利地戴上了陽壓呼吸器,終於順利的一覺到天亮。


鼻塞常見的成因:下鼻甲肥大



下鼻甲肥大


鼻腔內有上、中、下,三對鼻甲,有導引氣流、加濕、過濾空氣的重要生理功能,其中最下方的下鼻甲是體積最大的一對,當它的體積過大就會阻塞我們鼻腔的通道,造成鼻塞。

透過內視鏡的比較圖可以看到,下鼻甲肥大的患者,虛線框起來鼻道只有一個小縫隙,氣流無法順利通過,因此患者會常常感到鼻塞。

下鼻甲肥大是臨床上鼻塞相當常見的原因,因此下鼻甲體積縮減手術是最常見的鼻塞手術。

過去的鼻塞手術是直接使用剪刀將下鼻甲做部分的切除,傷口較大、出血多、恢復期長,常常需要全身麻醉住院處理。

隨著醫學的進步,各式各樣新式的診斷或是治療工具不斷的更新,精準客製化的醫療成為現代醫學努力的方向。現在我們要讓下鼻甲的體積縮減,有更好的選擇 ─ 內視鏡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


螺旋刀是什麼?


螺旋刀目前廣泛應用在鼻子的內視鏡手術中,分成兩種,一種是處理下鼻甲的螺旋刀,另外一種則是用來進行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的螺旋刀。

原理都是利用刀頭前方的切割刀快速旋轉來絞碎我們要移除的組織,手術時因為裡面的切割刀會不斷的旋轉,因此命名為螺旋刀。


下鼻甲微創螺旋刀


下鼻甲所使用的微創螺旋刀,它的直徑只有2 mm的大小,粗細大概跟原子筆筆芯差不多。

尖端有一個湯匙狀的刮杓,可以用來精準的進到下鼻甲黏膜下肥大組織的區塊;裡面內管的部分是一個會高速旋轉的微型刀片,手術過程會不斷高速旋轉來絞碎要移除的組織;後方則是會接上抽吸器,將已經被絞碎的組織抽走。


搭配內視鏡精準處理,傷口最小化


對比傳統手術未使用內視鏡的直接切除,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使用內視鏡輔助,僅在下鼻甲最前端製造一個約3~5mm的小切口,所有的手術步驟都利用這個小切口來進行操作。

在螺旋刀進到要移除的黏膜下層時,高速旋轉的刀頭會逐步將要移除的黏膜下肥大組織絞碎抽出,因為表面的黏膜都沒有受到傷害,鼻甲的生理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的保存,術後恢復也相當迅速。


移除部分鼻甲骨,效果更好、不易復發


在螺旋刀剛推出時,手術醫師僅執行上述的步驟,移除了下鼻甲黏膜下肥大的腺體與靜脈叢,但是有的患者除了黏膜下組織肥大之外,鼻甲骨也相當粗大,因此手術效果相較鼻甲直接部分切除效果較差。

比較新式的做法,我們會透過前方開窗的小洞,來同時移除一部分的下鼻甲骨,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下鼻甲微創螺旋刀手術過程內視鏡圖


整個手術的過程,簡化來說,就是在下鼻甲的最前端開了一個小洞,透過這個小洞

1.使用微創螺旋刀把黏膜下肥大的腺體與靜脈叢移除

2.把較為粗大的鼻甲骨移除一部分

反覆由前到後執行這兩步驟,來達到縮小下鼻甲體積的效果。可以看到經過移除部分鼻甲骨的鼻道,又更加的寬廣通暢了。


微創下鼻甲手術的困難點


過去在醫學中心工作時,下鼻甲手術跟耳鼻喉科其他的癌症手術相比,被歸類為小手術,沒有辦法占用手術室太多時間去精雕細琢這樣的手術,大概20分鐘左右就必須要完成鼻中膈加上雙側下鼻甲的手術,更不會有內視鏡來操作這樣的手術。

時間的壓力再加上沒有內視鏡輔助變成鼻甲手術的最大難處,而健保並沒有給付微創螺旋刀的費用,因此使用微創螺旋刀搭配內視鏡需要自費一筆額外的費用。

排除了以上困難點,接下來就是考驗醫師的經驗與技術了。

為了改善出血問題,鼻甲的傷口只能在前方的一個小洞,其他部分的黏膜表面要維持完整。鼻甲的內部會有動脈從鼻甲後方往前走在其中,手術時要盡量避免血管損傷。摘除鼻甲骨時,只有前方小洞,視野相當狹小,因此需要相當的經驗與耐心。

手術實際影片



讓大家可以更清楚知道手術如何進行 (有少量血水,請斟酌觀看)




傷口小、恢復快、可局麻完成


傳統手術因為傷口又大又長,大部分患者需要全身麻醉來進行手術。術後必須要放置鼻填塞敷料至少三天的時間,整整三天只能完全經口呼吸,有些患者連入眠都相當困難;術後也有較高的出血機率;大傷口後續可能會形成許多結痂,因此需要較多次回診進行鼻部傷口清創。

內視鏡微創螺旋刀手術傷口只在前方一個小開口,術後復原相當快速,隔天即可移除鼻內的填塞敷料暢通呼吸,形成結痂的量跟時間也大幅減少,若是病人可以配合,原則上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術。

若有鼻甲肥大造成的鼻塞問題,又擔心傳統手術很辛苦、復原期很長,歡迎來找陳醫師諮詢內視鏡微創螺旋刀手術囉~


陳世璽醫師門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