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璽醫師: 2月 2025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張口呼吸對身體的10大恐怖影響,成因與改善方法一次看


作者:陳世璽


張口呼吸戴矯正器
Image by pvproductions on Freepik


24歲的小蔓,因為感冒來看診,她畫了點淡妝,但是仍然看得到她的下眼瞼有黑眼圈。請她張開嘴巴,發現她帶著牙齒矯正器,撐開鼻子一看,鼻腔被肥大的下鼻甲塞得滿滿的。

心想剛剛問她有沒有鼻塞,她說沒有。我再問了一次:「妳的鼻子裡面很腫耶,妳都不會鼻塞嗎?」
「我不確定,因為我都用嘴巴呼吸。」

小蔓從小就鼻塞,幾乎都用嘴巴呼吸,雖然鼻塞嚴重,她卻沒什麼感覺。

「都用嘴巴呼吸,以後妳的牙齒還是會暴牙喔~」
「醫生,聽你這麼一說,牙醫師好像跟我說過,只是我沒管它…」


張口呼吸10大恐怖影響


張口呼吸影響1 ─ 臉型變醜


張口呼吸臉型變化比較
from Dr.John Mew


上圖是網路上最有名的例子,是由英國牙科醫師 Dr.John Mew所記錄的一對英國姊妹,有無張口呼吸臉型的變化。

可以看到她們五官滿像的,但是經過了多年,

(上排)姊姊 珊曼莎(Samantha) 長年張口呼吸,最終臉型發育成「馬臉」。
下排)妹妹 凱莉(Kelly)嘴巴閉上用鼻子呼吸,臉型正常,看起來好看很多。

許多嚴重鼻塞過敏的人,跟小蔓一樣,從小就張口呼吸,這樣的呼吸方式,會使我們的顏面發育不良,造成
  1. 暴牙、齒列不正
  2. 上顎牙弓狹窄
  3. 小下巴 (下顎後縮)
這樣的結果會讓人中拉長,下巴後縮,變成「馬臉凸嘴」。

張口呼吸影響2 ─ 牙齒與口腔健康


持續的張口呼吸會造成暴牙與牙弓狹窄,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影響咬合。張口呼吸讓口腔變得乾燥,使得唾液保護牙齒的作用減少,容易蛀牙與牙齦發炎。

張口呼吸影響3 ─ 進食能力變差、面露倦容


張口呼吸會讓我們的顏面與口腔的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長時間下來,臉部肌肉鬆弛,看起來無精打采;咀嚼肌肉無力加上咬合不正,使得進食能力變差。

張口呼吸影響4 ─ 語言與構音問題


肌肉無力加上咬合不正,可能使語言與發音的發展遲緩。

張口呼吸影響5 ─ 呼吸道疾病


鼻腔具有呼吸、保護、嗅覺等三大功能,是我們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會將外界的空氣經過處理才吸到身體內。張口呼吸等於讓鼻腔失去功能,增加感染與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張口呼吸影響6 ─ 呼吸道阻塞與駝背


張口呼吸特徵


張口呼吸的方式會讓呼吸道發育受阻,使得上呼吸道狹窄。頭部前傾的姿勢可以讓上呼吸道的空間擴大,張口呼吸的人就容易養成駝背的習慣。

張口呼吸影響7 ─ 睡眠呼吸中止症


長時間張口呼吸會讓舌頭肌肉無力,當睡覺時,嘴巴打開會使舌頭更加後倒,阻塞上呼吸道,造成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張口呼吸影響8 ─ 情緒障礙與精神疾病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睡眠品質不佳,容易產生情緒障礙,小朋友會增加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 ADHD)的可能性。

張口呼吸也被證實跟憂鬱、焦慮、頭痛等問題相關。

張口呼吸影響9 ─ 心血管疾病


鼻腔內會產生一氧化氮(NO),其有舒張血管的功效,透過鼻子呼吸可將一氧化氮帶入體內,進而調節血壓,張口呼吸則失去了這樣的機轉。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張口呼吸影響10 ─ 工作學業表現下降


張口呼吸產生的睡眠與情緒障礙,讓人無法保有良好的工作學習能力,白天昏昏欲睡。


張口呼吸的原因


  1. 鼻塞: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鼻過敏、鼻息肉、腺樣體肥大等。
  2. 顱顏異常:暴牙、齒列不正會讓嘴巴難以閉上。
  3. 不良習慣:有些人會覺得用嘴巴呼吸較為輕鬆,養成不良習慣,進而造成顏面肌肉鬆弛,變成惡性循環,嘴巴就更加無法閉上。
  4. 焦慮、壓力:人處於壓力之下會用不正常的方式呼吸,張口呼吸是其中一種。
  5. 劇烈運動時:此時需要大量氧氣,會透過嘴巴來進行換氣,為正常生理現象。


四招改善張口呼吸


  1. 改善鼻塞是解決張口呼吸的第一步,可以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檢查,看看是否有鼻塞問題。
  2. 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嚴重齒列不正可以找牙科醫師評估治療。
  3. 有意識的呼吸訓練:在解決鼻塞後,有意識的提醒自己「閉上嘴巴、經鼻呼吸」,睡覺時也可以使用閉嘴貼布,防止睡覺時嘴巴打開。
  4. 口咽肌肉力量訓練:有助回復顏面與口腔肌肉的力量,幫助嘴巴閉上。


在聽完我說明10大張口呼吸的恐怖影響後,小蔓積極地找到了鼻塞原因,後續我幫她手術矯正鼻中膈彎曲、縮減肥大下鼻甲、刮除巨大的腺樣體,終於不再鼻塞。

她現在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用鼻子呼吸」,期待矯正結束後,可以長長久久的保有整齊的牙齒。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耳鼻喉醫擔任一日礦工,清除鼻竇黴菌球

 
作者:陳世璽


鼻子裡的黴礦


50歲的蔡小姐,近3個月常有鼻涕倒流、右側臉部悶塞感,曾經到診所就診後服用抗生素,吃藥期間症狀會改善,但是停藥後又會開始鼻涕倒流,有時鼻子會飄出一股腳臭味……

聽她描述完,我感覺不是一般的急性鼻竇炎,於是幫她安排鼻竇電腦斷層,發現她右側鼻竇被巨大的黴菌球塞爆了,診斷為「黴菌性鼻竇炎」,建議她手術治療。


黴菌性鼻竇炎是什麼?


黴菌性鼻竇炎是黴菌感染鼻竇造成的鼻竇炎,簡單講就是鼻竇裡面「生菇(台語)」、發霉。

台灣是海島型氣候,濕度較高,環境中的空氣可能會含有黴菌。

一般狀況下,吸入的黴菌可以被鼻腔及免疫系統清除,當鼻腔清潔功能不佳或是免疫系統失調時,就會造成鼻腔裡的黴菌作怪,產生黴菌性鼻竇炎。

黴菌性鼻竇炎的症狀會因宿主的免疫狀況而有很大的落差,可以分成非侵襲性跟侵襲性兩種。

當宿主的免疫健全,多半只有局部的鼻竇症狀。
當宿主的免疫很差,除了鼻竇感染,也會影響到鄰近的眼睛或顱內,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


鼻竇裡的「黴」礦─黴菌球。



右側上頷竇內的黴菌球


鼻竇電腦斷層看到右邊上頜竇被填塞得滿滿的,內有亮亮的鈣化點。

這是鼻竇內被黴菌感染形成黴菌球的典型表徵,屬於非侵襲性的鼻竇炎。可能跟鼻竇纖毛運動功能不佳有關,使得黴菌孢子或菌絲無法透過纖毛運動排除。

有研究指出,上排牙齒接受過根管治療、鼻腔解剖構造異常,有可能增加鼻竇內黴菌球的發生率。


內視鏡 黴菌球


一旦鼻竇黴菌球成形,它的大小已經超過鼻竇開口,就難以被鼻竇清理排出,一般需要手術引流。

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可以在內視鏡底下,將鼻竇開口擴大,利用沖洗工具,將鼻竇內堆積的黴菌徹底清除乾淨。

每次在做這樣的手術,手術室的同事們在一旁,看到源源不絕的黴菌從鼻竇裡面被挖出來,除了驚呼原來鼻竇可以裝下這麼多東西之外,還會一直追問我:「這到底是什麼啊?」

答案就是:「鼻子裡的『黴』礦。」


侵襲性黴菌性鼻竇炎嚴重恐致命。


侵襲性黴菌性鼻竇炎相當可怕,一般會發生在免疫不全的患者身上。

曾經照顧過80多歲的伯伯,糖尿病、洗腎、長期臥床,某天出現頭痛、黃膿鼻涕、視力模糊、眼睛疼痛,後續診斷出侵襲性黴菌性鼻竇炎。

經歷了多次廣泛性的鼻竇清除手術,甚至摘除了被感染的眼球,還有全身性的抗黴菌藥物治療,最終才保住性命。


單側的慢性鼻竇炎要注意三種狀況。

  1. 黴菌性鼻竇炎。
  2. 齒源性鼻竇炎。
  3. 異物或腫瘤。

當鼻竇炎只發生在單側,要特別注意會不會有黴菌躲在裡面、上排牙齒有發炎感染、有異物或腫瘤卡在鼻腔鼻竇的深處。


手術後的蔡小姐擺脫了惱人的症狀,還有那三不五時會飄來的腳臭味,終於可以過上正常呼吸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