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璽醫師: 6月 2025 WFU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懶人包

 
作者:陳世璽 醫師  康福耳鼻喉科 院長


內視鏡微創螺旋刀


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的特點


  1. 內視鏡精準處理,避免肉眼直接開刀不精準問題。
  2. 傷口大幅縮小,減少術中出血與疼痛。
  3. 可局部麻醉,術後稍做休息即可返家從事非負重工作。
  4. 不需過度填塞,減少術後鼻部悶脹感。
  5. 新式鼻內敷料,不必承受抽出劇烈疼痛。


慢性鼻塞常見原因─鼻中膈彎曲與下鼻甲肥大


鼻中膈彎曲與下鼻甲肥大


鼻中膈彎曲:鼻中膈過度生長,導致向旁邊彎曲,無法排列在中央。

下鼻甲肥大:過敏性鼻炎導致下鼻甲組織增生肥大。


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怎麼做?


鼻中膈:內視鏡深入處理彎曲部位,切割、修平、復位、縫合,讓鼻中膈復位到中間位置。


鼻塞微創手術示意圖


下鼻甲:

傳統手術直接切除部分下鼻甲,傷口約 5~6 cm。

微創手術使用微型吸絞器,將手術傷口縮小到 3~5 mm。(僅一個原子筆頭大小)


下鼻甲手術傳統與微創比較


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流程


  1. 看診評估,確定診斷與治療方式。
  2. 安排手術:目前我在診所的手術時間是:每周一、二、四下午。
  3. 手術:手術時間約40~50分鐘。一般14:50到診所報到,約17:00以前可以離開。
  4. 術後隔天:回診移除鼻內敷料,此時鼻部已可暢通呼吸8成。
  5. 每天洗鼻1~2次,每周回診1次,約2~3周即可完全正常呼吸。建議術後洗鼻4周。


常見問題


1.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費用為何?

視使用的衛材不同而定,一般目前費用約落在6~10萬不等。


2.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時間要多久?

手術時間約40~50分鐘。一般14:50到診所報到,約17:00以前可以離開。


3.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恢復期多久?可以工作嗎?

由於傷口很小,手術後隔天即可移除鼻內敷料,此時鼻部已可暢通呼吸8成。

術後的3~5天會有一些帶血鼻涕,是正常的。

期間可以正常從事不用負重的工作,如上下樓梯、走路、開車。

建議一周以後再開始從事負重的工作。

移除敷料後開始每天鼻腔沖洗1~2次當作術後照顧,建議洗4週。

術後一週後再回診,檢查有無鼻內結塊或分泌物,一般回診到術後第二週就可以結束,後續自行在家洗鼻即可。


4.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多久可以暢通呼吸?

手術後隔天即可移除鼻內敷料,此時鼻部已可暢通呼吸8成,約2~3周即可完全正常呼吸。


5.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會不會很痛?有什麼併發症?
 
傳統鼻塞手術因為傷口大,較為疼痛。早期併發症有疼痛、出血、感染等,晚期併發症則有空鼻症、鼻內沾黏。

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因為使用內視鏡精準處理以及傷口很小,疼痛、出血大幅減少,鼻內沾黏鮮少發生,目前未聽聞空鼻症。


6.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後要注意什麼?

手術後最怕從鼻子噴氣造成出血,要避免擤鼻涕,若想打噴嚏,要趕快張開嘴巴,將氣從嘴巴用咳嗽的方式噴出。

一周內,避免搬重物、劇烈運動、喝熱湯、藥膳進補、泡熱水澡、大力擤鼻涕等。


7.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後多久可以搭飛機?

沒有標準答案,提供之前一位住國外利用假期回來台灣給我手術的患者經歷當參考,他在手術後第六天搭飛機回去,一切順利,甚至本來起降時耳朵容易因為氣壓疼痛的狀況,手術後就沒有發生了。


8.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後會不會復發?

每個人的復發機率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本來就只是單純鼻塞,復發率就低,如果過敏嚴重,常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鼻子癢,就建議要積極的術後保養。

文獻的數據顯示,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追蹤五年的患者滿意度,達8~9成,可見長期的效果相當好。


9.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後怎麼保養鼻子?

避免抽菸、二手菸。注意室內清潔與做防螨措施。規律作息、保持運動習慣。過敏發作超過一周,使用類固醇鼻噴劑。


以上就是我整理關於內視鏡微創鼻塞手術的訊息,提供給大家參考。

陳世璽醫師已有10年的鼻部手術經驗,並擁有耳鼻喉頭頸外科專科醫師與鼻科專科醫師兩張專科醫師證照,歡迎大家有鼻塞問題,可以來門診找我摟。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只有一邊鼻孔會通? 你不知道的耳鼻喉科冷知識:鼻週期

 
作者:陳世璽 醫師  康福耳鼻喉科 院長

不知道你(妳)有沒有察覺到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的鼻子在呼吸的時候,兩邊的氣流大部分都是不等大的。不信嗎? 把你(妳)的手背放在鼻孔前呼氣看看吧?

這是怎麼了呢? 這跟我們鼻子裡面的重要生理週期 ─ 鼻週期(nasal cycle)有關。


鼻週期是什麼?



鼻週期 nasal cycle


鼻週期是我們鼻腔內兩側的鼻甲黏膜自發性的充血以及去充血的循環週期,30分鐘到6小時會循環一次,大約70%健康的成人會出現,在1895年時,由德國醫師Richard Kayser第一次描述了這個現象。

鼻週期會讓兩邊鼻孔隨時保持著一邊較暢通、一邊較阻塞的狀態,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維持我們鼻子重要的生理功能。


為什麼要有鼻週期?


鼻子有重要的呼吸、保護、嗅覺三大生理功能,透過鼻週期可以更好的來協助鼻子進行這三大功能。最簡單的概念就是透過兩邊交替的變化,一邊鼻腔執行功能時,另外一邊可以適度的休息,節省能量。

當我們需要聞出東西的氣味時,需要透過鼻腔上方的嗅神經去跟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結合,進一步再轉化成嗅覺。兩邊的氣流不等大可以讓氣味分子以不同的速度進入鼻腔,讓我們可以辨識更多不同的氣味。

長時間暴露在同一種氣味分子下嗅覺會鈍化,因此鼻週期可以透過交替調節氣流大小,讓兩邊嗅神經交替休息,以維持嗅覺的敏銳度。


鼻週期會在躺下睡覺時更加明顯


當我們平躺時,因為重力的關係,鼻甲的黏膜下靜脈叢會比直立時來的充血,因此兩邊的鼻子會變得比較塞,此時鼻週期的存在就會變得更加明顯。

側躺時,在比較下方的那側鼻甲會充血的比較明顯,因此那側容易鼻塞,造成右側躺就右邊鼻塞,左側躺就左邊鼻塞的狀況。當右側躺時,右側會比較鼻塞,若此時鼻週期正好讓左邊鼻甲黏膜充血,就會變成兩邊都鼻塞,這個時候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要翻身一下,來調節我們鼻子的通暢程度。


鼻週期不是真正的鼻塞


鼻週期是個正常的生理現象,讓我們鼻子一邊氣流較大、一邊較小,而不是真正的鼻塞。倘若是永遠都一邊塞到不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就該來找醫師檢查與治療喔~

另外,鼻週期造成的現象是兩邊交替調節的,所以會輪流塞來塞去,如果發現永遠是同一邊一直在鼻塞,這個也需要找醫師好好的檢查一下摟~


看完這篇,有沒有覺得...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圖標來源: Flaticon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快速篩檢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STOP-BANG問卷

 

作者:陳世璽 醫師  康福耳鼻喉科 院長


snoring


有人抱怨過你(妳)睡覺會打呼,不願意睡在你旁邊嗎?
你(妳)曾經被自己的鼾聲吵醒,半夜嗆咳醒來嗎?
要小心有可能是睡眠吸中止症找上你(妳)嘍~


快速篩檢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STOP-BANG 睡眠呼吸中止症篩檢問卷


在2008年,由一群加拿大的麻醉科醫師,針對手術患者,希望快速篩檢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提出上述的STOP-BANG問卷

每個字母都代表一個問題,一共八個,經過了多年的驗證,發現STOP-BANG問卷,是一個在睡眠門診,篩選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不錯的工具。

透過這些問題,可以來評估一個人得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上述的版本因為族群不同,有經過數字調整與原版略有不同。)


第一步:量頸圍

頸圍怎麼量?

摸到喉嚨最突起的地方,也就是男生的喉結處(女生也摸得到只是沒那麼明顯),在喉結下緣處用皮尺水平測量一圈即可。


第二步: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一種衡量一個人是否過輕、正常、過重或肥胖的指標。 它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來計算。  

BMI數字意義

請在底下輸入您的身高體重,再點計算BMI
  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評估

BMI計算機

請輸入身高、體重



第三步:填寫STOP-BANG問卷 

 

STOP-BANG問卷

1. 您打鼾聲音大嗎(隔著門都可以聽到)?

2. 您在日間是否感到疲倦?

3. 他人是否觀察到您在睡眠時有呼吸中止?

4. 您有高血壓或正在進行高血壓的治療嗎?

5. 您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kg/m²嗎?

6. 您的年齡是否超過50歲?

7. 您的頸圍是否超過38 cm(男)或35 cm(女)?

8. 您是男性嗎?

患上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分析:

0-2 個回答為「是」:度風險,建議臨床觀察
3-4 個回答為「是」:度風險,建議自主健康管理就醫評估
5-8 個回答為「是」:度風險,建議就醫評估

你(妳)會打呼嗎? 趕快填寫問卷看看得到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高不高嘍~


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鼻子過敏吃吃抗過敏藥就好了? 精準用藥效果差很大!

 
作者:陳世璽 醫師  康福耳鼻喉科 院長


鼻過敏示意圖
Image by evening_tao on Freepik

28歲的李小姐,常常會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有時候甚至眼睛會癢、發紅、流淚。從小她就聽醫師說過,她有過敏性鼻炎,因此她身上都會準備一些「抗過敏藥」,不舒服時就會拿出來吃,但是總覺得症狀好好壞壞。

這些鼻子不舒服的症狀讓她晚上睡不好,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常常受到影響。李小姐最近剛搬家,鼻子接觸到比較多灰塵,症狀變得相當嚴重。

她的疑問是:「我不是已經有在吃抗過敏藥了嗎? 怎麼沒什麼效呢?」

這個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痛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要怎麼精準地用藥物來治療過敏性鼻炎吧~


過敏性鼻炎的個人化評估



過敏性鼻炎嚴重度評估


過敏性鼻炎本質上是一種免疫系統比較不穩定的「體質」,而鼻子是我們呼吸的第一道關卡,隨時都會跟外界接觸,因此當外界的「過敏原、化學物質、物理刺激」很多時,過敏性鼻炎就會惡化。

每個人的體質與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治療需要「量身訂做」。那要怎麼量身定做呢?就需要大家先回答醫師幾個問題:

1.症狀嚴重度:

整體來說,鼻炎的症狀分數是幾分? 0分表示完全沒有不舒服,10分表示是可以想像到的最不舒服情況,從0~10給出一個分數。這樣的評估方式是醫護人員本來用在評估疼痛的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簡稱VAS)

2.間歇性發作還是持續性發作:

   一週內有症狀的時間少於4天或一次發作的時間短於4週屬於間歇性(intermittent)
   一週內有症狀的時間多於4天且一次發作的時間長於4週屬於持續性 (persistent)

  通常我如果照著上面那兩句問,大部分的人表情都是???


黑人問號
  

  簡單翻譯就是:「如果幾乎天天有症狀超過一個月了,就表示比較嚴重。」

3.過敏原暴露:目前的生活環境是否有過敏源? 如果有的話,會需要較多的治療。

4.目前有無治療中: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根據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來去做出對應的調整也是很重要的治療策略。

得到這些資訊之後,醫師就可以知道你(妳)的過敏性鼻炎目前的嚴重程度落在什麼地方,然後來設計出一套適合你(妳)的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分成急性緩解與長期保養



過敏性鼻炎藥物急性與慢性分類


當過敏性鼻炎發作嚴重時,我會使用一些急性緩解的藥物,這些藥物有點像是的救火隊的腳色,先把發炎控制下來或是讓鼻塞緩解,這樣才可以讓保養類的藥物有更好的作用空間。


急性緩解的藥物


1.去充血劑鼻噴劑:最強效的藥,建議使用天數不要超過3~5天。一般我只在診間使用,除非有重要工作或考試,大部分我很少讓患者帶回家使用。因為當去充血劑鼻噴劑被濫用時,反而會產生「藥物反彈性鼻炎」,造成停藥後鼻子更塞。

2.口服去充血劑:對鼻塞效果好,長期使用易失眠或是血壓升高。

3.口服類固醇:當發炎厲害時,短期使用可以讓發炎得到很好的控制,不建議長期使用。

4.口服抗組織胺:這個就是大家口中的「抗過敏藥」,作用快速,也可以長期使用。對鼻塞效果較差。


當急性的症狀得到控制,急性緩解的藥物就可以退場了,取而代之的是長期保養藥物的介入。


長期保養的藥物


1.類固醇鼻噴劑:對鼻塞、鼻水、鼻子癢、眼睛癢都有效。缺點是作用比較慢,要達到穩定藥物濃度,要一周以上。

2.抗組織胺鼻噴劑:對鼻水、鼻子癢有效,作用快速。缺點是若是藥水流到喉嚨,苦味比較明顯。

3.口服抗組織胺:長期使用相當安全,因為口服使用方便,最多人使用這個當成保養藥物。

4.口服白三烯酸受體拮抗劑:這個藥比較為人所知的名字叫做「欣流」,當患者同時有氣喘時可以使用。

5.肥大細胞穩定劑鼻噴劑:效果不明顯,使用上一天要噴到四次,較為麻煩,因此現在少用。


上述的藥物當單一使用效果不好時,可以考慮合併使用,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市面上也有設計成複方的藥,比如:口服去充血劑 + 口服抗組織胺:最有名的藥是「莫鼻卡」(由於這顆藥白白圓圓的,有些人稱它為曼陀珠)、類固醇鼻噴劑 + 抗組織胺鼻噴劑:我目前比較常用的是「帝伏寧」。


根據症狀的嚴重度變化做「階梯式」調整


階梯式調整的意思就是當「症狀嚴重」或是這個時間點的「致敏因素」很多時,藥物就要使用較為強效或是合併多種藥物來進行治療。當情況緩解下來且環境中的「致敏因素」已經排除後,藥物就可以逐步減量甚至停藥。

階梯式調整可以讓患者「用最少的藥」卻仍然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根據症狀的不同來選擇藥物



過敏性鼻炎藥物特性


除了根據嚴重度來選擇藥物以及做階梯式調整之外,每個藥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我會詢問患者到底是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鼻塞、眼睛紅癢哪個症狀最嚴重,再根據對應的症狀來選擇藥物,如此以來可以更精準的進行個人化治療。

從上面的表格也可以看到,「類固醇鼻噴劑」對各種的症狀都有很好的效果,長期使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因此是我目前用來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力藥物。它的開始作用時間需要好幾個小時,達到藥物最大濃度需要2~4週,如果患者沒有接收到這樣的訊息,常常用藥幾天,覺得沒效就放棄治療,相當可惜。

去充血劑無論是口服或是噴劑,對鼻塞都是又快又有效,是患者們的最愛,但是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噴劑甚至使用僅五天就有產生反彈性鼻炎的風險,使用上還是要特別注意。


李小姐鼻塞嚴重、她自己評估的嚴重度分數達到9分,所以想當然,她只有斷斷續續使用口服抗組織胺,當然就沒什麼效了。

在經過幾天的急性緩解藥物使用後,我讓李小姐合併使用類固醇鼻噴劑與抗組織胺鼻噴劑,在治療的第二週,她的嚴重度評分就下降到2分了。後續等待她搬家後環境清潔過後,接觸到的過敏原減少,我們的藥物就可以開始減量摟~


說了那麼多,大家可能頭都昏了吧?

簡單舉幾個情境來總結一下:


  1. 偶爾發作、症狀輕微:有症狀時吃口服抗組織胺或使用抗組織胺鼻噴劑
  2. 偶爾發作、發作症狀嚴重:發作時選用上述急性緩解的藥物,比較常被使用的藥是「莫鼻卡」
  3. 一直發作、症狀輕微:持續吃口服抗組織胺
  4. 一直發作、症狀中等:使用類固醇鼻噴劑
  5. 一直發作、症狀嚴重:併用類固醇鼻噴劑 + 抗組織胺鼻噴劑


那如果已經都有用對藥物了,還是不理想,怎麼辦?


  1. 看看是不是鼻噴劑使用的量跟方法不對
  2. 搭配鼻腔沖洗
  3. 鼻塞仍然嚴重,考慮手術治療
  4. 碰到灰塵、塵螨還是一直打噴嚏、流鼻水,評估是否適合減敏治療
  5. 考慮過敏性鼻炎以外的診斷

如果你(妳)的過敏性鼻炎控制不佳,歡迎來門診評估看看摟~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鼻子過敏怎麼辦?四大致敏因素與四大治療方式一次了解


作者:陳世璽 醫師  康福耳鼻喉科 院長


小孩過敏鼻塞


20多歲的家豪來到門診,自述從小鼻子就不好,每天早上起床總是要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才有辦法走出房門,遇到灰塵或是換季溫差大的時候,更是鼻水直流,一張張衛生紙水餃包個不停,甚至眼睛搔癢、咳嗽,鼻塞也讓他常常覺得氣沒吸飽,無法集中精神。

他本來一直不想理它,但是最近越來越嚴重,鼻子塞到都只能從嘴巴呼吸,早上睡醒都會口乾到覺得喉嚨痛痛的,這些情況讓他不得不開始好好治療了。


過敏性鼻炎是什麼?


台灣的海島型氣候,相對潮濕,因此鼻炎盛行率很高,成人大約是25%,也就是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有鼻炎問題。北台灣濕度高、人群密集,小朋友的盛行率甚至可以達到40%。

鼻炎指的是鼻內的黏膜發炎,同時伴隨著相關的症狀,常見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

過敏性鼻炎則是指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敏感,當外來物質入侵,身體會產生一種抗體叫IgE,激活許多細胞激素,如組織胺(histamine),後續引發一連串的發炎反應。


過敏性鼻炎會有哪些症狀與表徵?


過敏性鼻炎症狀問卷


家豪的狀況是典型的過敏性鼻炎的症狀。

當過敏原或刺激原進到人體引發發炎反應後,就會造成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鼻塞,有些人會眼睛紅、眼睛癢;喉嚨癢引發咳嗽;耳朵癢、耳悶;鼻塞太厲害,引發頭痛、打呼、張口呼吸。

過敏性鼻炎常在20歲以前就會開始出現,因此多半都是從小就常打噴嚏、流鼻水,如果碰到過敏原或是其他致敏因素就會更加嚴重。


過敏性鼻炎的表徵


從患者一走進診間,醫師就可以觀察到一些過敏的容貌特徵,包含:

  1. 黑眼圈(allergic shiners)
  2. 下眼瞼橫紋(Dennie-Morgan folds)
  3. 搓揉鼻子動作(因為這個動作像敬禮又稱為過敏敬禮 Allergic salute)造成鼻樑上橫摺(transverse nasal crease)
  4. 若是長期鼻塞、張口呼吸,會看到嘴巴無法完全閉上、門牙前突

用鼻鏡撐開,會看到下鼻甲腫大、外觀水水白白的、表面有很多清澈透明的鼻水。

一般來說,透過病史詢問、觀察患者容貌以及用鼻鏡檢查下鼻甲就可以診斷過敏性鼻炎了。

若是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後續則考慮抽血檢驗過敏指數與特異性抗體IgE、內視鏡檢查等,來進一步獲取更多資訊。


過敏性鼻炎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過敏性鼻炎的這些症狀會導致夜間睡眠品質不佳、白天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工作或是學業表現。有些小朋友甚至會有過動現象,從小就鼻塞、張口呼吸,會讓顱顏的發展異常、暴牙。

台灣每年花費在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費用上約23億元,佔門急診費用1.46%。美國每年花在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費用落在20到50億美元;每年會損失350萬個工作日跟200萬個上學日。

因為過敏性鼻炎後續導致的工作減損、學業落後、暴牙後的矯治治療、睡眠呼吸障礙等,深深地影響著整個社會。


四大致敏因素導致過敏性鼻炎發作


過敏性鼻炎本質上就是一種免疫不穩定的過敏體質,加上碰到外來的過敏原或刺激原導致的鼻部發炎。因此要希望過敏性鼻炎不要發作,就要好好的了解四大致敏因素。


過敏性鼻炎四大致敏因素


  1. 過敏原: 台灣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塵螨、灰塵、蟑螂、狗貓皮屑、黴菌、花粉等;食物則有: 帶殼海鮮、花生、腰果、牛奶、蛋白等。
  2. 化學物質: 吸入的香菸、燒香、空氣汙染等,吃入的香精、色素、反式脂肪等。
  3. 物理刺激: 季節交替溫差大、濕度變化大。
  4. 導致免疫不穩定的生活作息: 熬夜、壓力、缺乏運動。

避免吸入或吃入可能的過敏原及化學物質、用口罩避免物理刺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想要預防鼻過敏反覆發作,重要的不二法門。


過敏性鼻炎的四大治療方式


在一開始我會讓患者先進行前兩大類的治療,也就是首重預防、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與搭配口服藥物、鼻噴劑與鼻腔沖洗,再根據每個人對治療的反應來做動態調整。

若是真的碰到比較嚴重的狀況,再進入到評估手術或是使用減敏療法的可能性。


過敏性鼻炎的四大治療


  1. 避免上述的四大致敏因素
  2. 藥物治療與鼻腔沖洗: 口服藥物、鼻噴劑、生理食鹽水洗鼻,口服藥與鼻噴劑中,最重要的兩類藥物是類固醇與抗組織胺。
  3. 手術: 建立暢通的鼻道,讓鼻水容易排出與讓鼻噴劑有良好的作用空間。
  4. 減敏療法: 確認特定過敏原造成症狀時,透過舌下吸收或皮下注射投與過敏原,使免疫系統產生耐受性。


你(妳)有鼻子過敏嗎? 先遠離四大致敏因素,如果還是持續不舒服,來找醫師幫你(妳)好好的評估治療吧~

圖標來源: Flaticon icons created by Amethyst prime, Freepik, nawicon, Icon home, Leremy, surang, Arafat Uddin, Aranagraphicsic, iconixar